王夔 教授 中国科学院院士
电话: +86-10-82801539
联系邮箱: wangkuipku@bjmu.edu.cn;
wangkuipku@gmail.com
任职:
2000-今 北京大学医学部药学院,教授
1993-1998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化学科学部,主任
1991--今 中国科学院院士
1985-1988 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
1985-2000 北京医科大学,教授
1983-1985 北京医学院药学系,主任
1953-1985 北京医学院药学系,教授
1952-1953 北京大学医学院,教师
王夔教授是我国生物无机化学领域的开拓者和细胞无机化学奠基人之一。1928年5月7日生于天津。1949年毕业于燕京大学化学系。院系调整时并入北京大学, 从1952年起在北京医学院预科任教。现为北京大学药学院教授。1950年代从事分析化学用有机试剂的研究。1960年代研究金属离子水解沉淀的隐蔽。1980年代开始结合医疗实际,从生物无机化学角度研究疾病发生发展的化学过程。主要研究病理钙化和细胞对金属物种应答的化学基础,以及龋齿的形成机理及预防手段。其后围绕“大骨节病发病机理”的核心问题——病理矿化进行研究。提出了异常细胞-异常基质-异常钙化是大骨节病病理过程的核心事件的假设。仍然从病理矿化角度出发,研究色素型胆结石形成的化学过程,发现在胆色素结石形成过程中胆红素自由基的形成、传递、聚合和钙化一系列关键事件。在研究基础上,较早地开展了病理钙化的化学基础研究,打开我国生物矿化研究的局面。在顺铂及其类似物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的研究方面,发现了细胞对铂配合物的应答并非仅限于DNA,从而提出了顺铂作用的“多靶模型”。发现细胞应答的手性选择性,在此基础上发现了几种新型抗癌配合物。1999年以来,王夔教授主要从事有降糖作用的钒化合物以及稀土化合物与细胞的相互作用研究,建立了针对无机物与细胞相互作用过程的一系列研究方法,提出了研究细胞无机化学的新方法和新概念,在开拓细胞无机化学方面有较大贡献。与此同时,提出了预防药学的新概念,倡导了预防药学研究。迄今发表论文约250多篇,主编了中国第一部《生物无机化学》教材。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曾任北京医科大学药学院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化学部主任、天然药物与仿生药物国家重点实验室主任。获国家教委及教育部科技进步奖、科学院科技进步奖,何梁何利科技进步二等奖、北京市科技进步奖等,曾被授予北京大学“蔡元培奖”和北京医科大学“桃李奖”。
研究方向:
研究方向为与疾病相关的细胞无机化学。主要研究无机化合物生物效应的化学基础及其规律。目前研究包括:①无机化合物调节和控制细胞生命(如增殖、分化和凋亡)和功能的化学基础;②无机化合物作用于细胞,干预细胞信号转导的机理;③基于无机化合物对病理过程的干预和调整研究新型无机药物。
近年代表性论文:
1. Jin-Xia Li, Li-Juan Fu, Xiao-Gai Yang,Kui Wang, 2011, J. Biol Inorg Chem, online.
2. Jin-Xia Li, Jing-Cheng Liu, Kui Wang , Xiao-Gai Yang, J. Biol Inorg Chem, 2010(15):547–557.
3. Xudong Feng , Qing Xia, Lan Yuan, Xiaoda Yang, Kui Wang,NeuroToxicology 31 (2010) 391–398
4. Lan Yuan, Ping Du, Kui Wang, Xiao-Gai Yang,J. Biol Inorg Chem 2009(14):1243-1251.
5. Li-Juan Fu, Jin-Xia Li, Xiao-Gai Yang, Kui Wang, J Biol Inorg Chem 2009,14(2):219-227.
6. Chen-Guang Wang, Jia-Wang Liao, Bao-Di Gou, Jian Huang, Rui-Kang Tang, Jin-Hui Tao, Tian-Lan Zhang, and Kui Wang. Cryst. Growth Des. 2009, 9 (6): 2620–2626
7. Huang, J. Yuan, L., Wang, X., Zhang, T., Wang, K., Life Sci., 2007, 81:832-840
8. Wang Q, Yang XD, Zhang BX, Yang XW, Wang K. Eur. J. Pharmacol., 2007, 565: 132-137
9. Hai-Tao Ding, Chen-Guang Wang, Tian-Lan Zhang, Kui Wang,J Cell Biochem,2006, 99:1343-1352
|